公共水利设施主要靠财政投入 投融资机制待创新
时间:2015-01-19 信息来源:不详
与会委员在肯定了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对公共水利设施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水利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全面建立的现状表示了不满。
有委员建议,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更好地结合社会资本共同解决水利问题“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尚待加大投资力度
楼继伟在报告中提及的一组数据,给参与分组审议的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1-2013年,全国财政水利资金从3619亿元增加到5099亿元,年均增长19%,3年累计投入13261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水利投入9423亿元,年均增长13%,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水利投入3838亿元,年均增长33%。
“中央2011年下发中央1号文件以后这几年,中央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投入加大,水利事业发展也比较快。”罗亮权委员表示。
这样的巨额财政资金投入,支撑了很多大型水利项目的上马,比如南水北调工程;但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基础建设所需资金来看,还有不小的差距。
为了配合本次的专题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奔赴地方了解各地的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并完成了一份名为《关于国家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下文简称“调研报告”)。
“水利建设是基础性、公益性较强的重要投资领域,投资需求大、任务重,目前无论中央、地方总体看,投资力度都需加强。”调研报告指出。
根据国务院水利发展“十二五”中长期规划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测算,2011年至2020年全国水利投资年均需4000亿元,而从2011年至2013年投入情况看尚存在较大缺口。而国务院今年又提出集中力量有序推进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水利部初步测算工程概算总投资1.7万亿元,其中预计中央投入9200亿元。
显然,从中央层面而言,在水利投入上还有不小的缺口。
对于各级地方政府兴建水利项目,财政部的统计口径显示,目前各级地方财政投资约占财政水利资金的54%,占到了半壁江山。但很多地方政府其实对于投资建设水利项目,“意愿不强、投入不足”。
调研报告披露:河南省每年用于水利的财政资金为70多亿元,占省本级财政收入的5%左右;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60余年来,平均每亩耕地水利建设投资仅300余元,一些农场水利建设亩投资不足百元。
2013年审计署抽查的9个省中,有4个省的6个水利专项建设项目由于1.75亿元地方配套资金未到位,影响工程正常实施。
“从全国和地方的情况来看,水利资金总体投入力度都需要继续加强。”有参与分组审议的委员表示。
钱从哪来?
面对目前水利建设资金的庞大缺口,楼继伟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前“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在他看来,公共水利设施仍然主要依靠财政投入,水利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全面建立起来。部分地方投入责任落实不到位,难以保证工期和建设目标要求,有些项目形成“半拉子”工程,有的灌区“有首无尾”,影响了工程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的调研报告中也有相似的结论:
从调研情况看,水利建设依赖政府单一渠道投资的状况比较突出,非财政性投入占全社会水利资金投入比重普遍很低,社会资金对水利领域投入缺乏积极性,主要还是依靠贷款和群众投工投劳。水利中长期优惠贷款政策还未建立,有些地方用土地抵押的方式建立政府性水利融资平台,可能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
“水利建设领域没有完全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未能形成政府与市场‘两手’协同发力的格局。”调研报告称。
“财政的资金永远是有限的,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财政资金应该通过税收的引导,适当的补贴来引导社会资金更有效地投入。” 吴晓灵委员在分组审议时表示。她建议,无论是从水利设施的建设主体,还是运行经营机制和水价制定,在推进水利改革时应“更多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楼继伟在报告中亦表示,未来政府投资应更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办水利的同时,加快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具体的改革举措或将包括:加快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本对水利建设的投入;研究制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措施,解决社会资本“进不来”和“不愿进”的问题,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等。
“怎么样建立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机制,要吸引市场的投入,就必须要提高投资回报率。水在哪方面是赚钱的,这些不用政府去做,就让市场来参与,不赚钱的政府来做,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范徐丽泰委员称。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的调研报告中则进一步提出: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或发行债券试点,扩大水利投融资渠道,对节水灌溉、农村供水等贷款项目试点贴息扶持。同时,建议研究探索公私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水利事业。
“解决水利问题不能完全靠国家,要更多地利用市场,创新融资模式,考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解决。” 王毅委员表示。
相关新闻
推荐信息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