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
滚动头条:

文化艺术

慈善的归慈善艺术的归艺术

时间:2015-10-12 信息来源:京华时报

  在刚刚落幕的香港第一轮秋季大拍中,马云与曾梵志合作的一幅直径不到80厘米的圆形油画《桃花源》,在苏富比香港秋拍最受瞩目的夜场拍卖上拍得422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的天价。

  这条新闻之所以轰动,首先是因为作者之一是马云,这是当今海内外红极一时的互联网英雄、财界大佬与慈善大王。作为跨界先锋,如今他又染指艺术,许多媒体因此把这幅他与中国当代艺术大腕曾梵志合作的油画作品当作他的“处女作”。在拍卖现场,竞价过程历时7分15秒,从130万港元开始经过32轮竞拍,最终的成交价飙升到起拍价的30余倍。

  其实,马云跨界从事艺术创作并非第一次,作品也多次被拍卖:2013年,他自创的“马体墨宝”作品,在“淘宝官方拍卖”以242万元高价拍出;2014年12月9日,他的墨宝“话禅”在慈善晚宴上进行拍卖,最终被浙江永利集团的周永利以468万元购得。这一次,则是被环球国际(香港)的钱峰雷高价竞得。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马云作品的两次拍卖都以慈善拍卖的名义举行,而这一次也是以慈善拍卖的名义,为今年4月马云一手成立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筹款。马云在基金会创办时表示,取名“桃花源”是想表达中国10年、20年之后能拥有更纯净的水、空气和土地的愿望。联想到这幅油画也命名为《桃花源》,可见其从2014年的创作直到今天被拍卖,显然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买家钱峰雷身为马云的兄弟,似乎也是慈善活动现场上的活跃人物,被舆论戏称为“钱雷锋”。慈善是有钱人的游戏,这一点大家自然都明白,殊不知艺术到了拍卖场上也是有钱人的游戏,许多人却偏偏不明白这个道理。《桃花源》拍出天价后,许多艺术圈内人纷纷出来吐槽。有人正儿八经“忠告”马云,要谨守自己的本分,不要坏了艺术圈的价值和规则。且不说马云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视跨界为他自己的使命,绝不会理这个茬;就是当代艺术本身,也鼓励创新、跨界与颠覆作者的身份。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冲浪者阵营中就不乏离经叛道的范例,凭什么要让马云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就范于某些人所宣称的“价值和规则”呢?

  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分清慈善与艺术,苏富比春秋两季大拍的夜场,毕竟是亚洲现当代艺术作品的顶级交易平台。慈善拍卖虽然可以放在夜场里拍,但还是应该从拍卖进程、图录和对外宣传上明确区别于常规的夜场拍品。可惜的是,拍卖场上把慈善与艺术混为一谈的做法已经很久了,比如苏富比在拍后的统计数据中将其列入整个夜场的拍卖业绩就更不应该了。

  话说回来,即便在以慈善的名义拍出忘乎所以的天价的苏富比夜场上,艺术并没有跟着忘乎所以——马云的合作者曾梵志的作品仍然不受待见:他虽然创造过1.8亿港元的亚洲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但这次夜场里的《无题10-1-2》仅以略高于估价的1448万港元成交,而估价为2500万到3500万港元的《自画像》则最终流拍。


相关新闻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