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再度聚焦倾斜上海
上海,顶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光环,从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第一声锣,无数富豪从中脱颖而出,包括最近频繁以高价在拍卖市场上购入藏品的刘益谦,而现在很多藏家都是股市的第一批获利者。
2009年,中国股市第一季度表现很好,上证综合指数在全球股市中表现出众,涨幅超过30%。此时,英国《金融时报》发表题为《Shanghigh》的文章,巧妙套用上海的英语谐音,报道了中国股市的良好表现。上海具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其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正日益强大,更为广泛的开放程度促使上海走在国际前列。这一切,也为艺术发展培养了提供了丰厚的养分。
2014年,用“Shanghigh”来形容当下的上海艺术生态,可能是最为贴切的一个词汇——蒸蒸日上,甚至开始有了内地艺术生态从北京向上海倾斜的苗头。无论是从接二连三新开的画廊、蓬勃发展的博览会经济、雨后春笋般兴起的美术馆建设,还是世界的高度关注,上海的发展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外来原因,综合这一切,才是推动艺术生态从北京向上海倾斜的动因。
上海风情催生多元气质
2014年8月29日,Mao Space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和衡山坊两地同时开幕,又一家新画廊冲进了上海艺术界,其更加多元化的展览以及方向与上海的洋楼有着相似的气质;11月21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终于开馆,开馆展“多重宇宙”囊括了绘画、装置、录像、声音及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在世博园法国馆蜿蜒而上的通道中,新媒体艺术以特有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色彩;11月22日,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开幕,“艺术工厂——上海第十届双年展”对于主策展人安塞姆·弗兰克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这场褒贬不一的论战中,如果从主策展人文学家的脉络来看整个展览的呈现的话,现场还是颇有角度的;11月28日在chi K11美术馆开幕的“欢迎来我家——盖瑞‧贝斯曼”则是艺术跨界的一个典范,从绘画、插图、艺术表演、玩具、电视动画到棋盘游戏,贝斯曼透过多元化的创作,展现流行文化及黑色幽默冲突并结合的独特风格,K11将艺术与商场业态的结合,已经成为业内的一个典范。
纵观这些林林总总的多元化艺术形态,或许只有在上海才能生根发芽,并衍生出自己的脉络,这不得不归结于上海的土壤以及气质给予的养分。自2010年后,在北京艺术界趋于平静的状态下,上海显示出了异常活跃的生机,LEO XU PROJECTS、东画廊、天线空间等一系列更多以支持青年艺术家、更为鲜活的艺术媒介的画廊和空间频繁涌现。这些画廊主和空间创始人普遍有着国外留学、生活或者工作的背景,带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行走世界,也带回一个更接近国际的视角。不仅在作品选择,在展示方法中,也更加具有创新性,从作品上来说,也似乎更能抓住国际上正在流行的当代艺术脉搏。
策展人李振华认为,开放性和专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上海有很难得的集体对于专业的态度,其实政府管理很多比北京还要严格,但是在工作架构中,专业度确实还是很好的。“画廊更多在上海立足,是整体氛围的吸纳力,这是地缘需要反思的,为什么会构成这种消费,或者乐于去那里做事情。”
如果将这样更为有趣的艺术形态放在北京,是否可以行?2008年,策展人张尕在中国美术馆策划“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时,这个被认为在全球也是一流的展览影响了整个中国艺术界。多年之后,中国美术馆的新媒体三年展依然在延续,而在北京的画廊和艺术空间中,这样的展览却难以形成更高的关注度。李振华认为,北京和上海两地之间的区别在于气质。“北京的粗糙感和鲜活度比上海有意思,但是,上海做国际性大展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上海有延续性,有点像一个稳定的拳手;北京延续性稍微弱点,不稳定。”
稳定性让上海更有长线发展的潜质,在一条稳定的道路上,所需要的仅是勇往直前。上海的很多画廊和空间也正是这样做的,就像近年来在上海频繁涌现的私人美术馆建设,在中国民营美术馆还在探索如何自造血时,上海的企业家、收藏家们却前赴后继开辟了另一条路。如果说勇往直前,上海可能要比北京更为彻底。
艺博会经济战国时代
当ART021以丰硕的战绩落寞时,2014年下半年上海7个艺博会的“战国时代”终于落下帷幕。从PhotoShanghai、西岸、上海当代到ART021,这些前仆后继的艺博会虽然每家都有差异化,但是在密集轰炸下,不免有些视觉疲劳。
销售是艺博会的第一指标,每家参展的画廊都希望作品能够被抢购一空,藏家也希望通过艺博会缩短自己的购买时间以及成本。目前,艺博会已经成为画廊除了自有空间外最大的销售渠道,《TEFAF欧洲艺术基金会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统计显示,从2011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经销商每年约有1/3的销售额来自艺术博览会,其中地方性和国内博览会的比列大概占总销售额的20%左右。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销售额为115亿欧元,经销商销售大约占30%的市场份额,约为34.5亿欧元,如果按照国际水平,经销商20%的销售额产生于本地艺术博览会,可以推算出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市场潜力大约为6.9亿欧元(合59亿元人民币)。如果从这个数据推算,中国还需要成立十几个艺博会来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认为,艺博会逆势而发的背后有它的逻辑所在。“收藏家群体年轻化、非专业化的现实,导致品牌在艺术品销售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博会提供了艺术品经销商与藏家直接交流的平台,是画廊和古董商进行品牌建设的重要场合,美观、高端的展位设计显然是树立品牌形象的最直接要素。”
北京最为艺术界所熟知的艺博会当属艺术北京,艺术北京的展览板块从一块变成三块,越来越多圈外人的加入,不能不说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相对于上海艺博会所营造的营销攻势,北京则有些自叹不如。孔达达分析,艺术博览会将销售作为重要事件进行营销,吸引媒体的关注,从而更广泛地聚集买家卖家,进一步促进销售活动的展开。
“有经验的博览会组织方,往往深谙如何促使买家在展会现场交易之道。在展会的搭建、展位布置、现场气氛的营造、甚至是预展酒会VIP邀约和人数控制上,努力形成一种竞争性的购买环境,以及放大交易的快感体验。由于参展机构也各自邀请重要客户,实现了共享客户的目的,参展商在展会中有机会接触到新的客户,扩大了潜在购买群体和客户网络。”孔达达的分析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确实,对于能够购买动辄十几万作品的藏家,对于品质是有很高要求的,如何营造一种更能让他们感到亲切的氛围,对于每个组织者来说都是一个问题。
诚然,相对于从拍卖中盈利的拍卖行,艺术博览会仅仅是担任活动组织方的角色,在对参展机构和展品的筛选过程中体现组织者的标准和品味。无论是以当代艺术闻名的巴塞尔博览会,还是经典艺术为主的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都是以其对参展者的严格把关而著称的,也是对品质的一种承诺。
开埠后的文化溯源
当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的旗袍仍在脑海中萦绕时,最让人难忘的,还是电影中的吴侬软语。如果谈到艺术的土壤,并分析艺术生态向上海倾斜的原因时,就不得不从海上文化谈起。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那正是上海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之一,开始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迈进。正是这种转变,让上海更早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并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当时的海派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意识、儒家的道统传承和士绅乡民传统思维,在欧美现代主义思潮、近现代工商业功利思想和移民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业态,上海发展成为移民构成的多元文化融汇的新型城市。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成为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这就不难理解,艺术之火早已经在上海深种。从“海上画派”到当代艺术,上海一直走在潮流的前沿。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旧的文化传统虽然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改观,但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城市胸怀却得以保留至今。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腾飞,以及上海本地经济的长足发展,配合切实有效的文化产业引导和优惠政策的推出和落实,相信上海有足够的潜力在未来与北京,甚至是香港这样的老牌艺术品交易和文化中心。”孔达达说。
海纳百川,这让上海相比于国内其它城市,有了更好的融合度以及包容性,而在至关重要的话语权方面,上海也逐步开始了自己脚步。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展的青年策展人计划已经粉墨登场,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首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也公布结果,中国赛区的苏伟获得大奖,英国的JoobinBekhard和中国的张涵露获得二等奖。从艺术的不同领域发展青年生态,给予青年更多的成长空间,建立自己的体系,发展并衍生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脉络,这不得不说是海上文化独有的融汇创新。
在这场生机勃勃的大潮中,李振华也做了一些反思性的思考:“生态发展的具体问题都是来自于自身的生产力,无论是博览会经济、双年展经济等都已经常规化,进入了常态期。如果有更长远的发展,还需要一些艺术节模式、社群模式等。”
政府开放度形成推动力
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曾经就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有着很好的基础条件,这些是其它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走向,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的深圳,1979年后这个城市迅速进入高速路,有了突飞猛进的跨越。上海一直都有着更为活跃的开放性,这也是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
《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位列第二,《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位列第三(次于香港,深圳)。在2013全球城市排行榜中香港第五、北京第十四、上海第二十一;上海在2013年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六;2013年上海GDP总量位居亚洲第三(次于东京,大阪),世界第九……这些排名不仅是上海城市地位的象征,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无论是从上海市政府频繁支持的艺术活动,还是内地首个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上海市政府的开放性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收效。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开张,这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一年后,位于外高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大楼里的艺术品保税仓库,每天都会迎来十几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考察者。自贸区运行一年间,已经有3000多件国内外艺术精品在这里进出库,艺术品保税仓库的艺术品进出口总量超过52亿元。
孔达达分析,在中国,自贸区和自由港概念的推出使得各地政府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自由贸易模式应运而生,国际性艺术博览会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亲睐和支持,并期待由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带动本地配套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仓储、展览、物流、交易、税收、旅游、以及文化消费等领域。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国际知名博览会持续的国际化扩张,以及中国本土博览会抢滩式的“大跃进”发展之势。
自贸区在上海挂牌,其原因是综合的,在国内的城市中,上海独有的地理优势以及金融基础无疑成为自贸区的首选地,而这种开放性也与上海的气质更为贴切。对于艺术领域来说,自贸区的保税措施为海外艺术品进入中国创造了便利条件。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分析,按照现有的规定,流失的文物一旦入关,关税不用交,但是17%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必须缴纳,这样对藏家来说,造成了成本的上升,他们不愿意把这些收购的海外流失的中国文物拿回境内,但是自贸区有了这个仓库以后,他们储存在这里视同境外,进口环节的相关的关税和增值税都不用缴纳,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流失的文物回归到我们境内。
自贸区成立后最受关注的保税案例正是刘益谦拍得的《功甫帖》。这件作品从海外拍得的价格为5037万元,根据海关相关规定,进口到国内需要缴纳约856万元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如今存放在艺术品保税仓库,不仅可以暂缓缴纳这笔费用,还可以通过办理保税艺术品临时出区展示,将画作运到市区参展。
保税无疑为艺术品的进出创造了便利条件,由此上海佳士得也有机会将大量西方艺术品私洽以及拍品带入中国,这似乎是自贸区最大的优势。而在拍卖领域,诸多公司也在尝试用保税的概念创新,但是,很多时候只是看上去很美。
79%的成交率、868万元的成交额,这是2013年底上海自贸区首场艺术品拍卖交出的答卷,这场一波三折的拍卖试水并没有给人多少惊喜,但是在宣传力度上做足了功夫。北京天竺文化保税区除了与苏富比联手进行当代艺术品的保税拍卖,但在艺术的其它领域未见大动作。上海自贸区从品牌建设到媒体宣传中,政府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种蒸蒸日上的景象难免拉动了整个艺术生态的氛围。
现在,上海的文化节日有上海国际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频繁涌现的金融与艺术跨界的论坛,也是在金融的基础上多领域拓展的重要信号。姑且不论这些道路是否都走得通,仅就这种开放程度而言,上海已经具备了接受更加多元化艺术的先决条件。现在,上海市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意在将上海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艺术品交易中心。
上海,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