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普及筑起“滴灌工程”
本报记者 李红艳
11月11日10时30分,国家大剧院的招牌普及项目“周末音乐会”第225次奏响。台上,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奏出优雅的音乐,台下,坐得满满当当的近2000名观众鸦雀无声、静静聆听。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周末音乐会的铁杆儿观众,一场不落的也大有人在。
从2007年12月22日开业至今的近五年间,大剧院共举办公益性演出2614场,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2327场,接受艺术普及教育观众达231万人次。在这一组数字背后,是大剧院秉承的人民性宗旨,让更多人走进大剧院、了解大剧院、享用大剧院,让艺术走近大众,让艺术改变生活。
“周末音乐会”演出225场
自2008年1月13日“周末音乐会”正式启动以来,每周日上午10时30分,2000多名观众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音乐相约。
“周末音乐会”票价40元,会员价只有10元。截至目前,“周末音乐会”演出225场,每场上座率基本都保持在95%以上,吸引共计近45万人次观众。
如今,越来越多国际国内一流院团开始参与“周末音乐会”,罗马交响乐团、洛杉矶四重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等,都曾站上过这个舞台。与此同时,“周末音乐会”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交响乐发展到民乐、歌剧、芭蕾舞音乐、管乐、合唱、室内乐、打击乐、影视音乐等。
陈佐湟、李心草、张艺、谭利华、俞峰等著名指挥都是“周末音乐会”的常客。其中,胡咏言算是参加次数最多的指挥了,“音乐普及是引导,是引入。”总结多年经验,胡咏言得出结论,音乐普及就要像探索频道一样,将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要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懂、喜欢听。”他不仅曾邀请小观众上台一起指挥、让全场观众一起学唱《黄河》,还曾邀请自己多位艺术圈好友义务参加演出。
普及呈现“滚雪球”效应
2012年6月29日,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一场“文明之星艺术行”的活动正在进行,一位位白发老人争先恐后地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各种艺术专业问题。是什么使他们神采奕奕,宛若青年学子?北京致音乐合唱团的童飚老先生浅浅一笑,“追梦人,不老。”
童飚曾在煤矿文工团工作,还曾师从声乐教育家金铁霖。2007年退休后适逢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他立即成了大剧院的常客,并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登上这舞台。2011年6月底,梦想终于成真,童飚和老干部合唱团的团员一起,站在了大剧院的舞台上,参加了庆祝建党90周年的演出。雄壮的音乐声响起,童飚的眼角湿润了。2012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大剧院共同举办了市民新春联欢会,童飚又一次站在了大剧院的舞台上。这次,他带来了自己的儿子、孙子,他们也成为了大剧院的观众。
让百姓参与,成为舞台的主角,这是大剧院艺术普及的一种延伸。从开业至今,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的工作人员们,经常绞尽脑汁地琢磨艺术普及的新形式,推出一系列艺术普及品牌栏目。今年,大剧院发行了“歌剧VIP畅音卡”,通过特惠票价培养歌剧观众。
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部长王大羽看来,多种形式的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开始呈现滚雪球的效应。目前,大剧院会员俱乐部、官网及古典音乐频道注册会员共计20万人。
公益益人,文化化人
“艺术改变生活”,国家大剧院的核心价值理念正成为无数艺术爱好者的亲身体会。
75岁的何大中老人是国家大剧院蓬勃发展的会员队伍中的一名。近5年来,他在国家大剧院看过的演出不下百场。此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各种艺术讲座和普及音乐会他也都会参加。“如果没有大剧院,我的生活中就好像缺了什么。大剧院为我带来很多乐趣和艺术享受。”至今,何大中细心收藏保留国家大剧院的各类节目单、戏票和演出资料,已有四五百张。
像何大中这样以大剧院为“家”的市民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设计师赵亮,这几年听了不下500场讲座,大剧院已经是他“离不开的精神家园”。公益益人,文化化人,他们都是身处其中的见证者。
“作为国家级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在文化惠民、艺术普及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直以来,大剧院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滴灌工程"的实施。”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邓一江说。这个“滴灌工程”着力于艺术普及与观众培养,在国家大剧院创作、制作、策划、演出、营销、传播等各个环节都有渗透,力图让更多人享受艺术体验、感受艺术魅力、提高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