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脚步从未停歇着眼艺术普及
编者按:履职重于泰山。过去的一年,从田间地头到医院学校、工厂矿山,代表委员们座谈、走访、调研……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步从未停歇。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为百姓利益尽心尽职,是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心愿,也是他们的不懈努力。今天,让我们倾听代表委员们履职一年的铿锵步履,感受他们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思考与担当。
着眼艺术普及
放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份《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肥胖和视力不良问题比较突出,数据显示,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已经达到88.79%。
这是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委员和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一起考察了北京东城区4所学校的体育工作,现场观摩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先后6次召开座谈会,并与相关教委和老师广泛交流后得出的报告。
“现在的孩子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艺术素质和以前相比有了提高,但都还存在问题。”陈平的表情严肃,他说:“素质教育关系到千秋万代,我今年的提案就是关注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要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和精神,千万别把孩子们绑在课桌上。在孩子们的艺术素质培养上,艺术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考虑下一代素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中华传统美德的种子。”
“在今后的文化传播和推广上,我们要把力量放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上。”陈平介绍,国家大剧院每年举行1000多场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和活动。今年还将继续推进与全市中小学联合建立“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日常演出增加更多学生票,让孩子们体验高雅艺术的魅力。(图①:陈平在给孩子们讲艺术课。)
陈平的目光放得很长远。他说,艺术素质的提高有益于孩子,也有益于民族,目的是全民的素质和道德的提高。说到底,文化工作是为了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做政协委员,立足点要高,同时又要站得稳,用事实、数据说话,参与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本报记者 王 珏)
畅通民意渠道
“当代表,既不能会议一言不发,建议一字不写;又不能脱离民意国情,表达个人极端意见,而要又‘代’又‘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代表向记者谈起了他的“代表经”。
几天前,康永恒到当地医院与看病群众交流,人们听说全国人大代表来了,纷纷围拢上来。“康代表,见你们代表一面太难了。”一位群众讲述自己找代表反映情况被当作上访人员被拦在门外的遭遇。康永恒听后答复大家,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尽快规范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机构的建议》,中央编办答复中认为“建议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特别是对人大代表联络机构的职责定位,很有参考价值”。
“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去年一年对140多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可是,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却只有一人。”康永恒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的重要机制,是监督法赋予人大的职责。但是,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机构和力量十分薄弱。为此,在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答复中认为,“建议具有建设性,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完善”。
“从我的经历可以看出,当代表应该有所作为,当代表也完全能够有所作为。”康永恒说。
(本报记者 徐 隽)
只为一泓清水
“以往专注于科研,如今,除了老本行,我在工作中常常反思,我们现有的水处理技术、政策与标准是否合理,哪些需要改进等问题,更好地对国家的管理提出议案。”当选代表的这一年多,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的工作节奏更快了。
灰霾肆虐,全社会都在关注大气污染治理,但水污染问题也同时让我们无法乐观。对此,曲久辉呼吁,我国的水污染治理形势非常严峻,污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制定统筹治理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的系统方案,绝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迎来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
最令曲久辉关注的,还是目前全国3500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理念和处理方式。曲久辉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能耗大户,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未来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规模会进一步加大,如果再不关注这个问题,本该成为资源的污水却被当作废物处置而耗能排污。不仅如此,社会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达标排放,各地污水处理厂提标工作不断延续,如果依旧重复原来的路子,势必带来巨大的浪费。
这些难题如何破解?曲久辉联合清华大学教授王凯军、余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洪臣等5位业界权威专家,成立“中国污水处理概念厂专家委员会”,着眼2030年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设计、运营模式,力图以前瞻的视角突破目前的瓶颈,将污水处理厂打造成未来的能源中心、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和社区友好的景观中心。(图②:曲久辉在污水处理实验室。)
曲久辉充满热情,“百姓期盼水清天蓝,这次大会,我想针对污水处理厂的能耗问题、排放标准问题提出议案。作为专家,这是我的工作,作为代表,这更是我的责任!”
(本报记者 孙秀艳)
心系老有所依
“期望慢慢变成了现实,这很让人高兴。”当看到2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决定时,朱建民内心迸发出强烈的喜悦与成就感。
朱建民是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去年的提案中建议,建立统一的国民退休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度的不公平。如今,朱建民看到了自己参政议政的成果。
朱建民参政议政历史不短,经验丰富。他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也是第十届、十一届辽宁省人大代表。
对社会建设领域的关注,源于朱建民的亲身经历。
1991年,一次实验意外让他失去了右腿。“从同情残障人士到亲身感受是不一样的。”朱建民说,“当自己残疾、行动不便的时候,多了很多思考和感受。”这让他更加关心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事业等。
“你关心什么,就会对这方面的信息敏感;你关注什么,就有什么方面的机遇。”朱建民说,每年他都会提交5到7件提案,6年来共提交提案30多件。
“记事本总在换,但是手机不换,手机里有个备忘录,听到什么、想到什么随时记在上面。”朱建民说,之后就要搜集资料,通过调研了解情况。准备关于取消养老“双轨制”的提案时,他向不同身份的人征求意见:“先是在网上查资料,然后和不同身份的人去聊”,开会时遇到公务员,就和他们聊公务员养老问题;遇到企业职工,就与他们聊职工养老问题;遇到农民,就跟他们聊农民养老问题……
“希望有关部门能拿出一个未来5年内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朱建民说,“看到时间表就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本报记者 程 晨)
行走田间地头
对安徽省滁州市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胡大明代表来说,过去考虑的只是合作社412户农民的致富问题,从去年开始不同了,她脑子里整天琢磨起农业如何转型、规模化如何建设、农业新型组织还缺啥政策。“过去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跑,现在的脚步遍布滁州市、安徽省,甚至全国的农村。”
胡大明做的是农业合作社,关心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的事儿。去年全国人代会上,胡大明就提出来要对农业合作社设置门槛、对负责人加强培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致富能力。
胡大明说,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了,农业合作社在农村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一些合作社负责人打着小算盘,仅仅是瞅准了要拿国家的扶持资金,不能全心全意带领大伙儿致富。“所以要讲政策、教技能、提素质,也给合作社负责人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人代会上提出意见,胡大明回到村里没多久就收到了答复,3个月之后,滁州市举办了专门针对农业合作社的培训班。
为了当好代表,胡大明一有空就翻书学政策、学管理,四乡八里的群众常来串门求经。胡大明说:“农村新型组织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规模化、机械化是必然趋势,好多农民搞不懂,我就拿经历给他们讲故事,说经验。”(图③:胡大明(右一)在指导乡邻蔬菜种植。)
去年人代会时,家庭农场的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回来之后,胡大明就想着先行先试,给大家带个头,流转了600亩土地,建起了家庭农场。“现在农民就在家庭农场工作,不仅能拿到流转费,还能拿工资。”
“我对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倍儿有信心,有国家对农业这么大的扶持力度,规模化、机械化并不遥远。”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数百亩绿油油的蔬菜,胡大明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 钱 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03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