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重视世界格局中中国艺术衍生品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首届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文化授权交易会(CCLF)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召开。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专栏作者、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指出,在世界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格局中,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重视并关注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
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视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
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不是别的,而是其发展的战略问题。而要谈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就要认真分析其战略背景、战略困境、战略选择及战略突破口等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粗线条地对这些问题作一概述,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世界格局中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
中国艺术衍生品市场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时,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治理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化、资产化、大众化三大主线动力的带动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艺术衍生品及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极其重要而又宝贵的战略机遇。总的来说,这种战略机遇的到来有以下重要的发展背景:
一是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中,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链的重塑与再造,具体有以下四条主线:第一条主线就是,以专业创意与设计国际化为契机,发力产业链的重构,正在形成新的业态与产业内在结构调整的机会。第二条主线就是,以全球创意与设计服务市场在“平台化+互联网”架构的融合过程中,正在迎来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与服务的新模式与新机遇;第三条主线就是,以全球艺术衍生品市场在创意、设计、生产、产品、品牌及消费等热点不断多元化、区域化的过程中,社会与产业分工更为精细、专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基础与能力正在形成,围绕授权、创设、生产、流通等环节正在形成不同独立的新业态,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的产业机会;第四条主线就是,以新的技术与传媒为基础的全球产业融合,特别是产业的文化化、艺术化的趋势,给现有的产业,特别是传统的制造业带来转型与新业态再造的机会。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在全球艺术衍生品产业链重塑与再造过程中,为我们展示出的战略机遇,或者是背景。
二是我国正面临市场消费结构快速转型的历史机遇。在市场消费结构快速转型这一大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特别是艺术衍生品及其服务的消费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就进入了快速转型的轨道,文化消费与精神消费的比重增长较快。而我国去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8700美元,据估计,到2020年,人均GDP会达到1.27万美元,这意味着我们到时就会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其中不言而喻的是,在我国,消费结构快速转型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我们的产业水平与能力还难以有效地支持、支撑这一快速到来的文化消费潮流。艺术衍生品及其产业,做为大众化艺术消费的一个重要支点,可以说是市场消费结构快速转型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受益者。
三是政策导向与文化发展导向的效应正在显现,特别是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密集的有关文化产业政策,包括设计服务、特色文化产业、文化金融融合等方面的政策,可以说受益最大的就是艺术衍生品产业,其发展的战略性正在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认知;另外,文化消费的品质正在不断提升,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既暗合了国家对文化品位提升的要求,更为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释放出了更大的需求,也同时为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我国不动产登记条例的出台,资产持有成本税收政策,如房产税等的渐行渐近,以及遗产税等预期的加强,都使得艺术衍生品市场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一部分而广为受益。
四是我国巨大的产业制造能力、强大的电商运营能力及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等,可以说在新的形势下,为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与能力资源平台,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明显,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产业的价值链进行有效地整合这些优势。因为,整合本身就是一个个巨大的机会的释放。
二、世界格局中中国艺术衍生品战略困境与战略选择
我们在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战略困境,可以说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其实,具体到客观上的困境,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即由于我们人才缺乏,创意与设计能力弱,在产业链参与竞争与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能很大,收益很少,所以获得了一个“世界工厂”的称号。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处境,也大概是如此。
在今天,面对我们的新的产业发展的竞争比较优势,我认为,我们在主观上面临的困境更大,这个困境主要来自于认知上的一些盲区。而这些盲区由主要来自两大理论:一是“创意产业”理论。“创意产业”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创立的,在1997年由于推动了英国布莱尔政府的创意产业,被称为“创意产业之父”。二是“全球价值链”理论,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着重分析每个供应链环节的价值增值问题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可以说一方面推动了我们对新业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我们参与产业价值链建构的主动性及在全球配置资源发展的视角。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也容易使我们的认知陷入这些理论的假设前提中:即人才密集、劳动生产率高、产业技术先进密集、市场配置资源有效的地区与国家,会逐步地向资源型国家、人才缺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渗出或扩散,他们自然占据产业链高端,我们只能参与而占据产业链低端,这是产业发展的规律。事实上,我们对待这样一些新的理论,应有清醒的认识。据有关经济学家研究,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没发现一个经济体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制定政策而取得成功的,恰恰是少数成功的经济体,在推行他们政策的时候,以主流经济理论来看,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他们又恰恰成功了。这一研究反复提示我们,一是不要迷信所谓的主流理论;二是要对所谓的主流理论要勇于进行反思。特别是对艺术衍生品产业这样一个全新的产业形态,所谓的主流理论都是对过去经验的一种或是一些总结,面对新的发展环境与机制、资源,我们必须打破一些框框,认清自己的优势,建构适应自身发展的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那么,我们如何在世界艺术衍生品产业格局中,进行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呢?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深刻认识与把握创意产业及产业价值链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同时,在世界艺术授权及其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充分认识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与态势,发挥我们的竞争优势,特别是依托我们强大的消费需求、产业制造能力、互联网整合运营能力及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等独特优势,在全球艺术授权及其衍生品产业链重塑与再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国家政策效应的推动下,充分发挥“市场+互联网”的融合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区域优势资源聚合及平台化服务等战略手段,首先在某一些区域,某一些领域、某一些产品方面,聚合优势力量,发力产业链,实现区域或点突破,形成高端的产业链参与整合能力及实现新业态的主动甚至是主导地位的建构,逐步摆脱目前我们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中的梯度随行战略,实施更为积极的跃迁发展战略。我想,这是新时期中国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与目标。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创新思维与机制,有条件的地区与城市先发展起来,有条件的产品或是领域先发展起来。
为此,我们认为,当下我国艺术衍生品及其产业的发展,要实施四大战略:
一是区域产业聚集战略;
二是创意设计服务平台化战略;
三是产业链金融战略;
四是国际化产业链建构战略。
三、世界格局中中国艺术衍生品战略突破口
1.在有条件的区域或城市,实施区域集聚,在一定的范围内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不断形成产业生态,提升产业价值链的建构能力与整合能力。优势产业能力与产业优势的聚合,可以说是快速实现产业水平与能力提升的一条重要路径。
2.选取有条件的领域,围绕创意与设计这一核心价值建构,聚合国际化的人才、科技、资讯等服务,形成高端的创意与设计服务平台。一是为该领域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建构价值链制高点;二是通过平台化的服务,为我国艺术衍生品品牌孵化与塑造提供载体;三是造就培育一批与全球产业链接轨的高端急需的人才。
3.以艺术品资源资产化为主线,选取优势领域,围绕重点领域的产业链进行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发展艺术衍生品产业链金融,把产业、市场、资源与需求,在资产化市场与平台上,通过金融来推动产业链的拓展与壮大,从而形成国际化的竞争力。
4.围绕“交易平台+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在新的环境下,打造全新的艺术品产业形态与价值链建构能力。即就是如何利用平台的公信力与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互联网的低成本交易及拓展能力,来实现已有业态及价值链的整合,形成新的业态形式、新的价值链形态,并在世界艺术衍生品产业发展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