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联通境外50城 带动境内30城
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昨日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据悉,这也是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对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良好、经济承载力较强的枢纽节点予以支持。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项目已被列为首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目前成都将主要承担优化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加快构建高效运输组织体系、探索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枢纽经济和着力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平台等五项重点任务。
为何要建?
促进中欧班列开行
“点对点”变“枢纽对枢纽”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消息显示,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意在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
全国62个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中仅成都、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五个城市入选。成都为何能从62个城市中突围?数据显示,2019年,中欧班列全国开行量达到8225列,其中中欧班列(成都)1551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的18.9%,年度和累计开行量位居全国第一。“此次入选首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成都在西部对外开放中枢纽地位的肯定。”上述负责人介绍。
获得国家层面的肯定,成都自有实力。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入选城市具有明晰的区位优势。成都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和联动点,是两大战略互动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东衔接长江经济带,向西连接印中孟缅经济走廊,已经成为撬动西部板块整体抬升的杠杆,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和亚欧大陆的支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作为成渝地区两大中心极核之一,成都建设集结中心可通过发挥经济外溢、创新策源、门户枢纽等功能作用,对周边区域发展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源。
此外,成都在全国物流大通道中的位置也很突出。成都是23个国家骨干联运枢纽(城市)之一,是沿长江物流大通道和西南出海物流大通道的交汇点,是强化长江经济带的沿线跨地区货物交流和支撑西南地区出海的核心支点;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重庆、成都至北部湾的三条主通道,赋予重庆、成都枢纽地位,强调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等。
“有区位优势做基础,加上成都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成都国际铁路港功能完备,我们争取到了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上述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获批为成都在国家层面推动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的过程中占据了先发优势,为成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和“亚蓉欧”国际大通道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下一阶段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功能,申报建设国家级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有直接推动作用。
如何落地?
承担五项重点任务
联通境外50城 带动境内30城
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成都有何计划?如何凸显集散枢纽作用?
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目前成都将主要承担优化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加快构建高效运输组织体系、探索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枢纽经济和着力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平台等五项重点任务。
优化提升国际陆港枢纽能级方面:成都将提升陆港集散能力、增强多式联运能力、加强智慧港区建设和提升物流仓配效率。其中,增强多式联运能力方面将发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引领作用,支持开展运载单元化、运载工具标准化、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服务功能。支持港区企业申报多式联运经营人和无车(船)承运人,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建设内陆地区多式联运组织中心。
加快构建高效运输组织体系方面:成都将加快拓展以中线为主、北线和南线为辅的中欧班列(成都)网络。全面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实现中欧班列(成都)联通境外50个城市,辐射带动境内30个城市,综合重载率、重箱折算列、回程比例等指标全国领先。还将提升中欧班列(成都)全程运营服务能力。推动中欧班列(成都)市场化运营机制、全程仓配体系、运贸一体模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全程通关服务加速完善,打造满足跨国企业需求的全球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境内服务网点4个、境外运控中心3个、海外仓8个、联络处10个以上。
探索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方面:成都将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多元化经营模式和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尤其将提升中欧班列(成都)运营平台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境外投资合作,增强班列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运营水平,促进国际班列提质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加快发展特色枢纽经济方面:成都将在重点发展“蓉欧+”物流业、加快发展“保税+”国际贸易和协同发展“临港+”制造业三个方面发力。以陆港枢纽和国际班列为支撑,加快产业聚集,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着力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平台方面:成都将强化国际通道干支联动,力争三年内实现西部“蓉欧+”货物集散基地达20个,西部地区占中欧班列、国际班列货源比例达到75%;构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积极融入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打造日本面向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和连接欧洲的货物中转分拨中心;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加强与欧洲国家驻成都总领事馆以及在蓉其他官方机构、商协会对接交流,全面提升对外交流和国际传播能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